Time:2024/7/23 16:47:58关注:39
浙大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谢磊网上黄牛代挂号让病人信心满满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预约挂号办理时间-浙大邵逸夫医院网上挂号电话分享-杭州邵逸夫医院专家门诊表-浙大附属邵逸夫专家门诊预约挂号办法-浙江邵逸夫医院专家介绍-邵逸夫医院专家门诊代挂号需要跑腿我来帮忙谢磊挂号:18768138470邵逸夫医院谢磊主任医师谢磊简介邵逸夫医院谢磊主任医师谢磊主任医师,学历: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专长:从医20年,致力于甲状腺、涎腺和颌面骨折创伤等传统外科手术模式的微创化改造,使手术操作具有精细化、微创化和美容的特点。主攻方向:甲状腺内分泌外科和口腔颌面外科医疗成果:已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包括SCI论文4篇(其中有一篇在头颈外科TOP杂志上发表),参与编写和翻译多本医学专著;作为负责人,主持省自然基金和科技部重大科研计划的子课题各一个;主要参与了小切口内镜辅助甲状腺手术(Miccoli模式)应用技术系统改造,该项工作已获得2005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谢磊,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9月至1993年6月浙江医科大学口腔医学攻读学士学位,1996年9月至2000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口腔医学攻读硕士学位,2002年3月至2007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口腔医学攻读博士学位。1993年8月至今于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就职,期间于2004年3月17日至3月22日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参加颅颌面创伤外科学习班,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前往德国吕贝克石荷州立大学医学院吕贝克校区耳鼻喉头颈外科作访问学者,于2005年7月1日至7月31日前往德国慕尼黑慕尼黑大学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学习,于2009年7月1日至8月31日前往德国弗莱堡弗莱堡大学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学习医学博士。从医20年,致力于甲状腺、涎腺和颌面骨折创伤等传统外科手术模式的微创化改造,使手术操作具有精细化、微创化和美容的特点。已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包括SCI论文4篇(其中有一篇在头颈外科TOP杂志上发表),参与编写和翻译多本医学专著。作为负责人,主持省自然基金和科技部重大科研计划的子课题各一个。主要参与了小切口内镜辅助甲状腺手术(Miccoli模式)应用技术系统改造,该项工作已获得2005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甲状腺肿瘤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但是会表现出一些征兆。甲状腺肿瘤早期的症状有哪些呢? 临床表现: 甲状腺癌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患者或家人与医生偶然发现颈部甲状腺有质硬而高低不平的肿块,多无自觉症状,颈部肿块往往为非对称性硬块,甲状腺结节肿块可逐渐增大,随吞咽上下活动,并可侵犯气管而固定,肿块易较早产生压迫症状,如伴有声音嘶哑,呼吸不畅,吞咽困难,或局部压痛等压迫症状,颈静脉受压时,可出现患侧静脉怒张与面部水肿等体征,为甲状腺癌的特征之一,如肺转移与骨转移等,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而以颈,应仔细检查甲状腺,晚期则多甲减。 1。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肿块一般较小,发展变化较慢,但早期就可有转移,往往首先发现的病变就可能是转移灶,40岁以前良性肿块比较多见,可能20~30年没有进展,晚期50~60岁以上病人则进展较快。 甲状腺乳头状癌属低度恶性的肿瘤,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成年人甲状腺癌的60%~70%和儿童甲状腺癌的70%,尤以儿童患者为多见,约2/3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例实际上是混合性肿瘤,在其病灶中可发现不同比例的滤泡状癌的组分,这些病人的自然病程与乳头状癌相似,目前的分类标准将这部分患者归入乳头状癌中。 (1)发病特点:发病高峰年龄为30~50岁,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3倍,在外部射线所致的甲状腺癌中,85%为乳头状癌,人与癌瘤并存的病程可长达数年至十数年,甚至发生肺转移后,仍可带瘤生存。 (2)临床表现:甲状腺乳头状癌表现为逐渐肿大的颈部肿块,肿块为无痛性,可能是被患者或医师无意中发现,故就诊时间通常较晚,且易误诊为良性病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没有甲状腺功能的改变,但部分患者可出现甲亢。 颈部体检时,特征性的表现是甲状腺内非对称性的肿物,质地较硬,边缘多较模糊,肿物表面凹凸不平,则肿块可随吞咽活动;若肿瘤侵犯了气管或周围组织,则肿块较为固定。 (3)转移特点: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淋巴结转移时,多局限于甲状腺区域,以锁骨上,少数病例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部分病例可出现甲状腺峡部上方的哨兵淋巴结肿大,可能有约50%的患者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 少部分病例通过血行途径转移,主要为肺部转移,可在肺部形成几个肿瘤结节或使整个肺部呈现雪花状,患者可荷瘤维持相对正常的肺功能10~30年,成为甲状腺切除术后体内甲状腺素的唯一来源,导致阻塞性和限制性肺病。远处转移还可发生在骨等处。 2。甲状腺滤泡状癌 滤泡癌发展也比较慢,特点是血行播散快,多有远处转移,可到骨组织及肺,由于其组织细胞学近似甲状腺滤泡结构,可具有吸碘功能,因此,少数病人可表现为甲亢,吸131I率升高,晚期肿瘤发展较大时,还可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甲状腺滤泡状癌的可靠指标是血管和包膜侵犯,以及发生远处转移,可完整切除病灶的病例约为1/2~2/3。 (1)发病特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中老年人较多,发病的高峰年龄为40~60岁,已有明显的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甚至是远处骨转移的活检时才得出诊断。 (2)临床表现:大部分病人的首发表现为甲状腺的肿物,肿物生长缓慢,肿物的质地中等,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甲状腺的活动度较好,肿瘤侵犯甲状腺邻近的组织后则固定,表现为声音嘶哑,部分患者可能以转移症状,如股骨。 (3)转移特点:由于甲状腺滤泡状癌较多侵犯血管,可以发生局部侵犯和经血道远处转移,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比,发生颈部和纵隔区域的淋巴结转移较少,约为8%~13%,其他脏器,如脑,膀胱和皮肤等也可累及,较少出现成骨性改变,可有利于口服核素碘后,通过内照射进行放射治疗,甚至可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 3。甲状腺髓样癌 甲状腺C细胞起源于神经嵴,与肾上腺髓质细胞,即所谓APUD细胞(amineprecursoruptakeanddecarboxylationcell)。大部分的甲状腺髓样癌与定位于第10号染色体q11.2的RET癌基因有关。 (1)发病特点和分型:本病恶性程度较高,可通过血道发生远处转移,甲状腺髓样癌可分为四型。 ①散发型:占70%~80%,非遗传型,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也不会遗传给后代,无伴发其他内分泌腺病变,男女发病的比例约为2∶3,而且有该密码子突变者的预后较差。 ②家族型:指有家族遗传倾向,但不伴有其他内分泌腺受累的患者,高发年龄为40~50岁。其基因突变模式与MEN2A相同。 ③MEN2A:MEN即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ultipleendocrineneoplasiasyndromes,MEN),其中与甲状腺髓样癌有关的是MEN2A和MEN2B,包括双侧甲状腺髓样癌或C细胞增生,故男女发病率相似,高发年龄为30~40岁,涉及RET基因第10和11外显子的609。 ④MEN2B:包括双侧甲状腺髓样癌,且为恶性),但很少累及甲状旁腺,男女发病率相似,高发年龄为30~40岁。几乎所有病例都可发现RET基因第16外显子中的第918密码子发生突变。 (2)临床表现:大部分病人首诊时,主要表现是甲状腺的无痛性硬实结节,局部淋巴结肿大,有时淋巴结肿大成为首发症状,如伴有异源性ACTH,可产生不同的症状,血清降钙素水平明显增高,这是该病的最大特点,因而降钙素成为诊断性标志物,超于0.6ng/ml,则应考虑C细胞增生或髓样癌,因降钙素对血钙水平的调节作用远不如甲状旁腺激素强大,以及神经节瘤或黏膜神经瘤,即为MEN。
浙大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谢磊网上黄牛代挂号让病人信心满满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预约挂号办理时间-浙大邵逸夫医院网上挂号电话分享-杭州邵逸夫医院专家门诊表-浙大附属邵逸夫专家门诊预约挂号办法-浙江邵逸夫医院专家介绍-邵逸夫医院专家门诊代挂号需要跑腿我来帮忙
谢磊挂号:18768138470
邵逸夫医院谢磊主任医师
谢磊简介
谢磊主任医师,学历: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长:从医20年,致力于甲状腺、涎腺和颌面骨折创伤等传统外科手术模式的微创化改造,使手术操作具有精细化、微创化和美容的特点。
主攻方向:甲状腺内分泌外科和口腔颌面外科
医疗成果:已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包括SCI论文4篇(其中有一篇在头颈外科TOP杂志上发表),参与编写和翻译多本医学专著;作为负责人,主持省自然基金和科技部重大科研计划的子课题各一个;主要参与了小切口内镜辅助甲状腺手术(Miccoli模式)应用技术系统改造,该项工作已获得2005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谢磊,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9月至1993年6月浙江医科大学口腔医学攻读学士学位,1996年9月至2000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口腔医学攻读硕士学位,2002年3月至2007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口腔医学攻读博士学位。1993年8月至今于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就职,期间于2004年3月17日至3月22日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参加颅颌面创伤外科学习班,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前往德国吕贝克石荷州立大学医学院吕贝克校区耳鼻喉头颈外科作访问学者,于2005年7月1日至7月31日前往德国慕尼黑慕尼黑大学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学习,于2009年7月1日至8月31日前往德国弗莱堡弗莱堡大学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学习医学博士。从医20年,致力于甲状腺、涎腺和颌面骨折创伤等传统外科手术模式的微创化改造,使手术操作具有精细化、微创化和美容的特点。已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包括SCI论文4篇(其中有一篇在头颈外科TOP杂志上发表),参与编写和翻译多本医学专著。作为负责人,主持省自然基金和科技部重大科研计划的子课题各一个。主要参与了小切口内镜辅助甲状腺手术(Miccoli模式)应用技术系统改造,该项工作已获得2005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甲状腺肿瘤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但是会表现出一些征兆。甲状腺肿瘤早期的症状有哪些呢?
临床表现:
甲状腺癌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患者或家人与医生偶然发现颈部甲状腺有质硬而高低不平的肿块,多无自觉症状,颈部肿块往往为非对称性硬块,甲状腺结节肿块可逐渐增大,随吞咽上下活动,并可侵犯气管而固定,肿块易较早产生压迫症状,如伴有声音嘶哑,呼吸不畅,吞咽困难,或局部压痛等压迫症状,颈静脉受压时,可出现患侧静脉怒张与面部水肿等体征,为甲状腺癌的特征之一,如肺转移与骨转移等,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而以颈,应仔细检查甲状腺,晚期则多甲减。
1。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肿块一般较小,发展变化较慢,但早期就可有转移,往往首先发现的病变就可能是转移灶,40岁以前良性肿块比较多见,可能20~30年没有进展,晚期50~60岁以上病人则进展较快。
甲状腺乳头状癌属低度恶性的肿瘤,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成年人甲状腺癌的60%~70%和儿童甲状腺癌的70%,尤以儿童患者为多见,约2/3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例实际上是混合性肿瘤,在其病灶中可发现不同比例的滤泡状癌的组分,这些病人的自然病程与乳头状癌相似,目前的分类标准将这部分患者归入乳头状癌中。
(1)发病特点:发病高峰年龄为30~50岁,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3倍,在外部射线所致的甲状腺癌中,85%为乳头状癌,人与癌瘤并存的病程可长达数年至十数年,甚至发生肺转移后,仍可带瘤生存。
(2)临床表现:甲状腺乳头状癌表现为逐渐肿大的颈部肿块,肿块为无痛性,可能是被患者或医师无意中发现,故就诊时间通常较晚,且易误诊为良性病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没有甲状腺功能的改变,但部分患者可出现甲亢。
颈部体检时,特征性的表现是甲状腺内非对称性的肿物,质地较硬,边缘多较模糊,肿物表面凹凸不平,则肿块可随吞咽活动;若肿瘤侵犯了气管或周围组织,则肿块较为固定。
(3)转移特点: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淋巴结转移时,多局限于甲状腺区域,以锁骨上,少数病例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部分病例可出现甲状腺峡部上方的哨兵淋巴结肿大,可能有约50%的患者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
少部分病例通过血行途径转移,主要为肺部转移,可在肺部形成几个肿瘤结节或使整个肺部呈现雪花状,患者可荷瘤维持相对正常的肺功能10~30年,成为甲状腺切除术后体内甲状腺素的唯一来源,导致阻塞性和限制性肺病。远处转移还可发生在骨等处。
2。甲状腺滤泡状癌
滤泡癌发展也比较慢,特点是血行播散快,多有远处转移,可到骨组织及肺,由于其组织细胞学近似甲状腺滤泡结构,可具有吸碘功能,因此,少数病人可表现为甲亢,吸131I率升高,晚期肿瘤发展较大时,还可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甲状腺滤泡状癌的可靠指标是血管和包膜侵犯,以及发生远处转移,可完整切除病灶的病例约为1/2~2/3。
(1)发病特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中老年人较多,发病的高峰年龄为40~60岁,已有明显的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甚至是远处骨转移的活检时才得出诊断。
(2)临床表现:大部分病人的首发表现为甲状腺的肿物,肿物生长缓慢,肿物的质地中等,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甲状腺的活动度较好,肿瘤侵犯甲状腺邻近的组织后则固定,表现为声音嘶哑,部分患者可能以转移症状,如股骨。
(3)转移特点:由于甲状腺滤泡状癌较多侵犯血管,可以发生局部侵犯和经血道远处转移,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比,发生颈部和纵隔区域的淋巴结转移较少,约为8%~13%,其他脏器,如脑,膀胱和皮肤等也可累及,较少出现成骨性改变,可有利于口服核素碘后,通过内照射进行放射治疗,甚至可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
3。甲状腺髓样癌
甲状腺C细胞起源于神经嵴,与肾上腺髓质细胞,即所谓APUD细胞(amineprecursoruptakeanddecarboxylationcell)。大部分的甲状腺髓样癌与定位于第10号染色体q11.2的RET癌基因有关。
(1)发病特点和分型:本病恶性程度较高,可通过血道发生远处转移,甲状腺髓样癌可分为四型。
①散发型:占70%~80%,非遗传型,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也不会遗传给后代,无伴发其他内分泌腺病变,男女发病的比例约为2∶3,而且有该密码子突变者的预后较差。
②家族型:指有家族遗传倾向,但不伴有其他内分泌腺受累的患者,高发年龄为40~50岁。其基因突变模式与MEN2A相同。
③MEN2A:MEN即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ultipleendocrineneoplasiasyndromes,MEN),其中与甲状腺髓样癌有关的是MEN2A和MEN2B,包括双侧甲状腺髓样癌或C细胞增生,故男女发病率相似,高发年龄为30~40岁,涉及RET基因第10和11外显子的609。
④MEN2B:包括双侧甲状腺髓样癌,且为恶性),但很少累及甲状旁腺,男女发病率相似,高发年龄为30~40岁。几乎所有病例都可发现RET基因第16外显子中的第918密码子发生突变。
(2)临床表现:大部分病人首诊时,主要表现是甲状腺的无痛性硬实结节,局部淋巴结肿大,有时淋巴结肿大成为首发症状,如伴有异源性ACTH,可产生不同的症状,血清降钙素水平明显增高,这是该病的最大特点,因而降钙素成为诊断性标志物,超于0.6ng/ml,则应考虑C细胞增生或髓样癌,因降钙素对血钙水平的调节作用远不如甲状旁腺激素强大,以及神经节瘤或黏膜神经瘤,即为MEN。
浙大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谢磊网上黄牛代挂号让病人信心满满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预约挂号办理时间-浙大邵逸夫医院网上挂号电话分享-杭州邵逸夫医院专家门诊表-浙大附属邵逸夫专家门诊预约挂号办法-浙江邵逸夫医院专家介绍-邵逸夫医院专家门诊代挂号需要跑腿我来帮忙
谢磊挂号:18768138470
邵逸夫医院谢磊主任医师
谢磊简介
谢磊主任医师,学历: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长:从医20年,致力于甲状腺、涎腺和颌面骨折创伤等传统外科手术模式的微创化改造,使手术操作具有精细化、微创化和美容的特点。
主攻方向:甲状腺内分泌外科和口腔颌面外科
医疗成果:已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包括SCI论文4篇(其中有一篇在头颈外科TOP杂志上发表),参与编写和翻译多本医学专著;作为负责人,主持省自然基金和科技部重大科研计划的子课题各一个;主要参与了小切口内镜辅助甲状腺手术(Miccoli模式)应用技术系统改造,该项工作已获得2005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谢磊,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9月至1993年6月浙江医科大学口腔医学攻读学士学位,1996年9月至2000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口腔医学攻读硕士学位,2002年3月至2007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口腔医学攻读博士学位。1993年8月至今于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就职,期间于2004年3月17日至3月22日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参加颅颌面创伤外科学习班,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前往德国吕贝克石荷州立大学医学院吕贝克校区耳鼻喉头颈外科作访问学者,于2005年7月1日至7月31日前往德国慕尼黑慕尼黑大学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学习,于2009年7月1日至8月31日前往德国弗莱堡弗莱堡大学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学习医学博士。从医20年,致力于甲状腺、涎腺和颌面骨折创伤等传统外科手术模式的微创化改造,使手术操作具有精细化、微创化和美容的特点。已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包括SCI论文4篇(其中有一篇在头颈外科TOP杂志上发表),参与编写和翻译多本医学专著。作为负责人,主持省自然基金和科技部重大科研计划的子课题各一个。主要参与了小切口内镜辅助甲状腺手术(Miccoli模式)应用技术系统改造,该项工作已获得2005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甲状腺肿瘤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但是会表现出一些征兆。甲状腺肿瘤早期的症状有哪些呢?
临床表现:
甲状腺癌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患者或家人与医生偶然发现颈部甲状腺有质硬而高低不平的肿块,多无自觉症状,颈部肿块往往为非对称性硬块,甲状腺结节肿块可逐渐增大,随吞咽上下活动,并可侵犯气管而固定,肿块易较早产生压迫症状,如伴有声音嘶哑,呼吸不畅,吞咽困难,或局部压痛等压迫症状,颈静脉受压时,可出现患侧静脉怒张与面部水肿等体征,为甲状腺癌的特征之一,如肺转移与骨转移等,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而以颈,应仔细检查甲状腺,晚期则多甲减。
1。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肿块一般较小,发展变化较慢,但早期就可有转移,往往首先发现的病变就可能是转移灶,40岁以前良性肿块比较多见,可能20~30年没有进展,晚期50~60岁以上病人则进展较快。
甲状腺乳头状癌属低度恶性的肿瘤,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成年人甲状腺癌的60%~70%和儿童甲状腺癌的70%,尤以儿童患者为多见,约2/3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例实际上是混合性肿瘤,在其病灶中可发现不同比例的滤泡状癌的组分,这些病人的自然病程与乳头状癌相似,目前的分类标准将这部分患者归入乳头状癌中。
(1)发病特点:发病高峰年龄为30~50岁,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3倍,在外部射线所致的甲状腺癌中,85%为乳头状癌,人与癌瘤并存的病程可长达数年至十数年,甚至发生肺转移后,仍可带瘤生存。
(2)临床表现:甲状腺乳头状癌表现为逐渐肿大的颈部肿块,肿块为无痛性,可能是被患者或医师无意中发现,故就诊时间通常较晚,且易误诊为良性病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没有甲状腺功能的改变,但部分患者可出现甲亢。
颈部体检时,特征性的表现是甲状腺内非对称性的肿物,质地较硬,边缘多较模糊,肿物表面凹凸不平,则肿块可随吞咽活动;若肿瘤侵犯了气管或周围组织,则肿块较为固定。
(3)转移特点: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淋巴结转移时,多局限于甲状腺区域,以锁骨上,少数病例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部分病例可出现甲状腺峡部上方的哨兵淋巴结肿大,可能有约50%的患者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
少部分病例通过血行途径转移,主要为肺部转移,可在肺部形成几个肿瘤结节或使整个肺部呈现雪花状,患者可荷瘤维持相对正常的肺功能10~30年,成为甲状腺切除术后体内甲状腺素的唯一来源,导致阻塞性和限制性肺病。远处转移还可发生在骨等处。
2。甲状腺滤泡状癌
滤泡癌发展也比较慢,特点是血行播散快,多有远处转移,可到骨组织及肺,由于其组织细胞学近似甲状腺滤泡结构,可具有吸碘功能,因此,少数病人可表现为甲亢,吸131I率升高,晚期肿瘤发展较大时,还可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甲状腺滤泡状癌的可靠指标是血管和包膜侵犯,以及发生远处转移,可完整切除病灶的病例约为1/2~2/3。
(1)发病特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中老年人较多,发病的高峰年龄为40~60岁,已有明显的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甚至是远处骨转移的活检时才得出诊断。
(2)临床表现:大部分病人的首发表现为甲状腺的肿物,肿物生长缓慢,肿物的质地中等,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甲状腺的活动度较好,肿瘤侵犯甲状腺邻近的组织后则固定,表现为声音嘶哑,部分患者可能以转移症状,如股骨。
(3)转移特点:由于甲状腺滤泡状癌较多侵犯血管,可以发生局部侵犯和经血道远处转移,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比,发生颈部和纵隔区域的淋巴结转移较少,约为8%~13%,其他脏器,如脑,膀胱和皮肤等也可累及,较少出现成骨性改变,可有利于口服核素碘后,通过内照射进行放射治疗,甚至可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
3。甲状腺髓样癌
甲状腺C细胞起源于神经嵴,与肾上腺髓质细胞,即所谓APUD细胞(amineprecursoruptakeanddecarboxylationcell)。大部分的甲状腺髓样癌与定位于第10号染色体q11.2的RET癌基因有关。
(1)发病特点和分型:本病恶性程度较高,可通过血道发生远处转移,甲状腺髓样癌可分为四型。
①散发型:占70%~80%,非遗传型,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也不会遗传给后代,无伴发其他内分泌腺病变,男女发病的比例约为2∶3,而且有该密码子突变者的预后较差。
②家族型:指有家族遗传倾向,但不伴有其他内分泌腺受累的患者,高发年龄为40~50岁。其基因突变模式与MEN2A相同。
③MEN2A:MEN即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ultipleendocrineneoplasiasyndromes,MEN),其中与甲状腺髓样癌有关的是MEN2A和MEN2B,包括双侧甲状腺髓样癌或C细胞增生,故男女发病率相似,高发年龄为30~40岁,涉及RET基因第10和11外显子的609。
④MEN2B:包括双侧甲状腺髓样癌,且为恶性),但很少累及甲状旁腺,男女发病率相似,高发年龄为30~40岁。几乎所有病例都可发现RET基因第16外显子中的第918密码子发生突变。
(2)临床表现:大部分病人首诊时,主要表现是甲状腺的无痛性硬实结节,局部淋巴结肿大,有时淋巴结肿大成为首发症状,如伴有异源性ACTH,可产生不同的症状,血清降钙素水平明显增高,这是该病的最大特点,因而降钙素成为诊断性标志物,超于0.6ng/ml,则应考虑C细胞增生或髓样癌,因降钙素对血钙水平的调节作用远不如甲状旁腺激素强大,以及神经节瘤或黏膜神经瘤,即为MEN。